知识分子要做文化自信的坚定践行者
来源: 作者:: 阅读: 时间:2017-12-13
汪谦干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知识分子,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力量。作为知识分子,要肩负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为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事业,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要引领时代。新时代有新思想、新目标、新任务,知识分子是新时代的重要阐释者、探索者和传播者。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大变革时代,要推动引领时代的进步,需要知识分子具有“为天地立心”的历史担当,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广大知识分子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总结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发挥应有的舆论先导、思想准备和智力支撑作用。要加强理论创新,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紧密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广大知识分子,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内容、认真领会十九大精神、以各种方式宣讲十九大,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各方面的工作,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和意志,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同时要不断地批判和抵制封建糟粕文化和腐朽、落后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帮助人们区分鲜花和毒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努力引领我们这个时代始终沿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要服务社会。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知识分子,要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战场,不仅要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直接作用,也要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为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也要研究如何解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积极向有关部门献智献策,使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在治国理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概括、提炼和总结,与时俱进,形成新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和理论。人民有需求,社会有需要,我们知识分子就要研究并努力为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需求、满足这些需要提供有益的对策和建议。我们的研究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要把自己的论文、着作写在时代的大地和社会实践的战场上。
要传承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还要求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充分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我们不仅要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意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努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以增强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同时,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上篇:
下篇: